【特别提醒】本网站为独立运营平台,与市场上其他平台无任何隶属关系!如需采购MiniSAR产品与数据采集服务,欢迎直接联系:150-110-63408(微信同号)
×
微型SAR飞行服务的飞行法规与政策解读-微型SAR/SAR数据采集服务平台【MiniSAR】

新闻资讯

news

微型SAR飞行服务的飞行法规与政策解读

2025-05-28 来源:MiniSAR

微型SAR飞行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航空应用服务,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由于涉及航空飞行活动,必须严格遵循相关飞行法规与政策。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与之相关的法规政策要点。

一、航空器分类定义及微型SAR范畴


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无人驾驶航空器按空机重量、起飞重量、飞行速度等性能指标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指空机重量小于0.25千克,最大飞行真高不超过50米,最大平飞速度不超过40千米/小时,无线电发射设备符合微功率短距离技术要求,且全程可随时人工介入操控的航空器。微型SAR系统通常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常搭载于无人机等小型平台上作业。若其搭载平台满足上述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标准,便适用于微型航空器相关法规政策;若搭载平台超出此范畴,则需依据对应类别航空器法规管理。

二、实名登记要求


条例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所有者不分类型和重量,都应在飞行前为所属无人机进行实名注册登记。对于微型SAR飞行服务,若使用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搭载SAR设备,其所有者同样必须完成实名登记。违反此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处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这一规定旨在明确航空器归属,方便监管部门对飞行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保障公共安全。

三、空域管理规定


1. 管制空域与适飞空域划分:真高120米以上空域、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及周边空域、军用航空超低空飞行空域、机场及周边区域、军事禁区、重要革命纪念地等区域设为管制空域。针对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专门划设了适飞空域,即真高120米以下(管制空域除外)。一般情况下,若微型SAR飞行服务使用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适飞空域内飞行,可自由飞行,无需提交飞行活动申请。但如果飞行活动存在通过通信基站或者互联网进行无人驾驶航空器中继飞行、运载危险品或者投放物品(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飞行除外)、飞越集会人群上空、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操控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分布式操作或者集群等5种情形的,即便在适飞空域内,也应当提出飞行活动申请。

2. 管制空域飞行申请流程:如需在管制空域范围内飞行,不管使用何种类型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微型SAR飞行服务,都需提前向对应飞行管制分区的空中交通管制机构提出飞行申请,得到许可后方可飞行。组织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拟飞行前1日12时前向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提出飞行活动申请,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在飞行前1日21时前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按照国家空中交通管理领导机构的规定在固定空域内实施常态飞行活动的,可以提出长期飞行活动申请,经批准后实施,并应当在拟飞行前1日12时前将飞行计划报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备案。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不得在管制空域内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否则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飞行,可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四、人员资质要求


1. 执照与操作证书: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需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取得相应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申请条件包括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接受安全操控培训并经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考核合格、无可能影响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行为的疾病病史及吸毒行为记录、近5年内无因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扰乱公共秩序的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记录。从事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飞行活动的人员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由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生产者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取得操作证书。对于微型SAR飞行服务,若使用微型或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人员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熟练掌握有关机型操作方法,了解风险警示信息和有关管理制度。在管制空域内飞行时,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经培训合格(目前具体培训内容、考核方法未公布)。若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微型SAR飞行服务,则操控人员必须取得相应执照。

2. 未成年人飞行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且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操控微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操控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时,应当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需符合取得操控员执照的条件)现场指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违反规定操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监护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五、其他规定


1. 责任保险: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以及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非经营性飞行活动,应当依法投保责任保险。在微型SAR飞行服务中,如果涉及经营性活动,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搭载SAR设备,都需要投保责任保险,以降低飞行活动中的风险,保障第三方权益。

2. 飞行行为规范:操控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飞行活动,应当遵守一系列行为规范,如依法取得有关许可证书、证件并随身携带备查;实施飞行活动前做好安全飞行准备,检查无人驾驶航空器状态并及时更新电子围栏等信息;实时掌握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动态,实施需经批准的飞行活动应当与空中交通管理机构保持通信联络畅通,服从空中交通管理,飞行结束后及时报告;按照国家空中交通管理领导机构的规定保持必要的安全间隔;操控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应当保持视距内飞行;操控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适飞空域内飞行的,应当遵守国家空中交通管理领导机构关于限速、通信、导航等方面的规定;在夜间或者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飞行的,应当开启灯光系统并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实施超视距飞行的,应当掌握飞行空域内其他航空器的飞行动态,采取避免相撞的措施;受到酒精类饮料、麻醉剂或者其他药物影响时,不得操控无人驾驶航空器等。禁止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违法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或者其他涉密场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秩序或者公共场所秩序;妨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投放含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内容的宣传品或者其他物品;危及公共设施、单位或者个人财产安全;危及他人生命健康,非法采集信息,或者侵犯他人其他人身权益;非法获取、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违法向境外提供数据信息等行为。违反相关飞行行为规范的单位或个人将面临相应处罚。

3. 外国航空器限制:禁止外国无人驾驶航空器或者由外国人员操控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在我国境内实施测绘飞行活动。违反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测绘成果和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按照职责分工决定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于涉及境外主体参与的微型SAR飞行服务项目,如果涉及测绘飞行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此项规定。

通过上述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微型SAR飞行服务不仅需要遵守一系列严格的法规与政策,还需要操作者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技能。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微型SAR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 



MiniSAR聚焦于微型合成孔径雷达(SAR)制造研发,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机载SAR轻型MiniSAR无人机载MiniSARSAR数据采集服务SAR飞行服务等。如您有相关业务需求,欢迎联系!



上一篇:MiniSAR影像的辐射校正与地理校正方法 下一篇:微型SAR频率捷变技术在复杂电磁环境的应用